在新加坡学习期间参观了裕廊化工岛,感触颇深。裕廊化工岛系新加坡几个小岛组合而成,其上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主,至2011年月底、投资总资产超过420亿新元 ,目前有接近100家世界知名石油石化厂家在岛上进行生产 。新加坡并没有石油资源,也不具备培养石油化工企业所需人才的学校,化工岛并不大,厂房连接紧密远小于国内石化企业相邻厂的安全距离。这样一个没有资源,没有人才,甚至连国内同行业认为的安全生产距离都不具备的地方,何以引来如此众多知名企业在此投资设厂,何以形成自身化竞争优势。带着这样的疑问参观了化工岛展示中心,并听到培训导师对化工岛的介绍,对化工岛的发展进而联系自身有些许体会。
一、准确的定位:新加坡没有石油资源,但是他紧邻世界最繁忙的能源大通道之一的马六甲海峡,源源不断的原油及石油产品从其旁边川流而过,对其在化工岛投资办厂的石化企业提供了资源保证,及良好的货运渠道。看时没有资源实则拥有可靠的资源保证,这应该是化工岛设立之初精确定位之功。
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化工岛进行了前期整体规划,将相关配套设施建至每个规划厂区之外,当一个企业进入化工岛,当他完成之身设施的建设,与外界相连的水、电、工业管道等早已准备完毕,只需接通即可开工生产,省去许多协调过程,对企业来说,这也是潜在的经济效益。
三、引进配套企业:虽然有准确的定位,良好的基础设施,但是企业的引进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化工岛管委会采取了配套引进的模式,在引进一个企业的同时,协调引进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并将其安置在化工岛相邻位置,这就使一家企业的产品跨出厂门马上可以进入他的下一道生产企业,甚至是通过地下管道直接进入另一家企业,省去了大量运输成本、运输中的风险(石化产品多易燃易爆)、并能使企业有稳定可靠的生产原料。
四、人才的培养:由于本身不具备化工人才的培养条件,新加坡采取鼓励大学生进入化工岛上企业工作学习,从基础的干起,学习基本的工作技能,通过实践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利用外来企业对本国人才进行培养,并解决企业用人之需,取得双赢的结果。
结合自身院、部门发展感觉新加坡化工岛的发展有其借鉴意义。部门的发展,首先应该有准确定位,从何处来,现在身处何方及面临的问题,准备到何处去,自身应该有明确的方向;确定了方向,我们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人才、技术及社会资源),提供有别于他人的服务,形成我们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01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