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管理者应该加强管理培训
新加坡学习之启示——毛星明
作为本院的中层管理之一员,我有幸到新加坡参加学习培训。从踏上新加坡土地伊始,就感受到新加坡管理高效、有序和无形。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没有车水长龙,几乎没有堵车,但是你看不见交通警察;在拥挤的地铁上、公交车上、熙熙攘攘的闹市区,我们不用捂紧口袋以防小偷,却看不交治安警察;仍然有很多在建工地,开挖土方,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们的皮鞋依然干净铮亮;热带气候,几乎每天都要下雨,但是人们几乎不用带雨伞,因为都有从家门口连接到公交站台的遮雨蔽日的长廊;本身没有原油,却成为了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这就是新加坡,这些在我们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但他们做到了,是通过什么做到的?我认为是通过管理。
一周内我们的培训课程有新加坡的建筑工程管理、驻新跨国企业横河电机的企业管理、企业内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管理、企业公共关系与危机的管理、以及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等,通过这些方面知识的培训,确实收益匪浅,有些方面是我们平时视而不见的东西,有些是我们混淆不清的概念或者认识,有些是我们根本就错误的做法,通过专家的剖析,恍然大悟。同时深深感觉到我作为技术出生的管理者,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很多,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管理培训提高。我认为管理者应该做到:
1、应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亲商思维、服务理念,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譬如前面提到的新加坡是热带气候,几乎每天都要下雨,但是人们几乎不用带雨伞,因为都有从家门口连接到公交站台的遮雨蔽日的长廊,这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有新加坡本身没有原油,却成为了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因为政府通过完善的服务及保障措施优势,招商吸引到全球的大型化工企业入住裕廊化工岛。
2、应加强部门的有效沟通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成功在于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市镇理事会,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减少城市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浪费。
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际就是沟通行为过程。有效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方法和工具,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管理学者认为,沟通实际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呢,首先应注意有效倾听,其次养成一个洞察心灵的意识,还有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失。只有做到有效倾听,才能真正了解、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沟通起来才能减少障碍或无障碍。
3、要建立有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
新加坡政府管理成功之处在还于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具体、周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没有回旋余地的法律体系,可谓是“管得严”。一是立法严明、严密;二是执法严实、严正。
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均应建立自己的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
4、要有危机意识及危机管理知识
企业要有危机意识,才能在危机中求发展。新加坡经济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差不多每10年就有一次经济转型。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的经济密集型产业、80年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产业,一直到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加坡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持续发展。这是新加坡政府在危机中不断地变化发展,保持活力。
同时企业要有危机管理知识,才能减少危机的攻击力和影响力。通过微机的辨识、规避、控制、解决与危机后复兴等,处理潜在的危机或已发生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