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创造出来的优势——赴新加坡培训收获点滴(郭灵)

[日期:2012-06-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5月根据统一安排,我参加了建科院中高层管理人员赴新加坡专题培训班。

    培训由新加坡精智培训学院承办,授课教师包括多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大学教授。其中横河电机亚洲有限公司赖涯桥总裁、新加坡唯一集团杨建伟副总裁、克松玛资源开发创办人刘济鹏教授等结合自身企业管理实践,应用生动的案例讲授了企业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可持续竞争力等课程。在为期六天的培训中,通过理论学习与身临其境的感知,对新加坡以及其企业的持续成功发展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对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美称早有耳闻,而抵达后所见所闻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草坪平展,绿树成荫,粗大的热带雨林围抱着高耸林立的楼群;处处花园、街景都得到精心维护,美的心动。优美的自然环境、净洁的空气,还有规划有序的市容,和谐的人文氛围,让你流连忘返,从直观上透视出新加坡的管理有序和精细。

早在18到19世纪,新加坡还只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9世纪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作为英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沦为日本的直辖殖民地。1965年8月在李光耀的带领下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700平方公里,是一个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都十分有限的小国,但是,智慧的新加坡人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因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采取“世界为我所用”的思路,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从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现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最近几年,新加坡综合竞争力迅速攀升,目前已经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和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从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到政治的稳定、公共政策的执行、经济策略的运用、环境卫生的治理、社会人文的建设等等,都可说是举世瞩目,成为很多人眼里的奇迹。

通过学习及交流了解,对新加坡发展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有一点认识非常深刻,那就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竞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具有优势。在不具备优势时,新加坡人告诉我们:创造优势!也就是“无中生有”。新加坡裕廊化工岛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新加坡整个国土地底下没有一滴石油,在这种资源先天不足情况下,新加坡凭什么成为世界三大石化产区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刘济鹏教授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来解析了裕廊化工岛建设历程。新加坡早期工业主要以电子制造业为主,石化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抓住亚洲石化市场蓬勃发展之机,发展石化和化工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是新加坡政府巨额投资建设裕廊化工区的目的。比较相同地理位置的马来西亚、印尼,在自然条件上新加坡不具有竞争优势。于是新加坡“无中生有”,投70亿新元,把7个小岛用填海工程填出了今天3千多公顷的裕廊岛。由于濒临大海,可建深水码头,方便运进工业原料,运出工业制成品,于是在地理竞争上创造了优势。同时裕廊工业区统一规划建设港口、交通、电力、供水等各种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降低了外来企业的建设成本,创造投资优势新加坡经发局经过不断努力将石化产业各环节的企业吸引到裕廊工业区,形成了产业集群,企业间具有很高的整合度,可极为便捷地买卖原料和产品。当各企业在运输、能耗、安全等多方面体会到投资成本节约的优势时,裕廊工业区自然更具有吸引力,进而形成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打败了马来、印尼新加坡人留住了石化巨人世界众多知名石化企业纷纷来到岛上投资生产。更具远见的是,世界级知名企业扎根新加坡,其经济利益与新加坡捆绑在一起,有效促进了新加坡的国际政治环境稳定和优化。由此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上形成的优势再胜一筹。裕廊化工岛建设是新加坡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缩影,从劳动密集型转化到资本密集型,从知识经济转型到科研经济,再迈进全服务型经济,新加坡变化中求生存,生存中求稳定,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创造了”持续性竞争优势。

在新加坡参观学习中,发现这里知名的大企业几乎都将创新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参观考察的新加坡吉宝企业集团最早所做的业务只是修船,后来介入造船、环保、地产等多个行业,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旺盛,吉宝创新产品,研制出享誉全球的深海钻井平台,在全球多个海域使用。

横河电机亚洲有限公司赖涯桥总裁在介绍企业成功之道时反复提到,横河电机追求的不是同质化,而是包容性,也就是通过打破单一的文化认识,寻求不同的意识,实现突破,达到创新,发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将中华文化的美学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构建企业美学,塑造充满“匠人气质”的员工,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具有非常特质的精细化、人文化管理形态。公司从而具备了长期稳步发展并始终走在行业尖端的竞争实力。

新加坡人在窘迫环境中的创造性思维和长远眼光促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华丽转型,从而构筑了新加坡经济成功之路。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和学习。

建科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转制企业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成绩。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经济社会中不断增加的不确定因素,我们的发展环境也不断恶化,要靠传统的检测鉴定等业务实现更大突破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要积极从新加坡成功发展的因素中吸取经验。新加坡模式不可复制,但是其根本上的东西——“创造优势,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可以从认识层面推进我们的工作。围绕2012年及今后一个阶段我院经济发展提出的“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大功夫”的思路,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更具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建科院的持续发展创造优势。

此外,几位教授在企业文化建设层面,企业管理层面和作业层面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也令我获益匪浅,并能够应用到自身的岗位工作去。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ZY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