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建科方言】你是在上班?还是在工作?

[日期:2019-09-26] 来源:  作者:刘文、张方 [字体: ]

大家好!我是张方。

   又到了我们建科方言,说实事、讲人话!的时间啦。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惑,上班不就是工作吗?为什么还要分开来选择呢?是的,我们经常都认为上班就是工作,工作就是上班,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这两个词好像确实又有点不一样。比如我们经常开玩笑会说“不想上班”,但是很少听到人说“不想工作”,说明这两个词所含的意义还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词典中,“上班”的解释是在规定的时间,到固定场所工作,这里的工作是动词,做事的意思。百度百科中对上班是这样解释的:上班,是工业文明分工之后的产物,由于个人和家庭出现分工,就需要有相同工作任务的人在同一个地点工作,改变了农业文明时期以家庭和个人为独立劳动单位的格局。而对于“工作”一词,作为名词有“职业”的意思,作为动词和“劳动”的意义一样,是指怀有使命感,积极的实现自我的建设性活动。从涵义上可以看出,上班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色彩,是为了谋生不得不去做的事,而工作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是有意愿的实现自我和体现自身价值。

说到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说“不想上班”,却很少有人说“不想工作”了,因为上班和工作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上班的本质还是赚钱谋生,更多的还是无奈之举,所以有段子说“不要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大家对此都还能接受,会付之一笑;但是哪个如果说自己“不想工作”,大家的反应可能就没那么友好了,会认为是不愿意劳动,懒惰,不求上进。

关于不想上班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晴天就适合出去走走,雨天就适合在家睡觉,漫长岁月,居然没有一天适合上班”、“上班如上坟,人生瞎折腾”等等,都是在网上流传出来的,而上网一般又是年轻人居多,所以说到这个话题就会认为“不想上班”是现在年轻人的普遍想法,有时候还会直接指出是90后。就我个人的生活圈来说,还从没有认识的朋友,或者听到谁儿说哪个同龄人不上班,在家游手好闲的,但是经常有同学因为对上班的环境或者岗位不满意,一而再再而三离职的,但是不管他跳槽的多频繁,最后都还是选择继续上班,只不过是工作地点或者工作岗位变了。实际上,网上流传的段子更多的是现在年轻人的一种吐槽,一种生活中开心的方式而已,并不是说真的不愿意上班了。恰恰相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反而对上班有更大的热情,积极性更高,因为新鲜,可以接触新事物,认识新的朋友。当然,既然会吐槽,那肯定也是有无奈。为什么会有无奈呢?正是因为年轻,年轻就意味着生活经验的不足,会理所当然的把上班和工作混为一谈,想从上班中获取工作才能带来的快感,最终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上班无法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而为了生存又不得不上班,所以就只有吐槽了。

在如今吃穿不愁的年代,年轻人的生活价值观,往往更看重的是金钱以外的东西。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工作中,他们对精神上的需要,更大于物质上的需要。要摆脱上班的无奈,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把上班变成工作。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去把它做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上班可能很简单,只需要出力就行,但是工作,不仅要出力,还要出汗,甚至出血,如果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绝对不会付出到这个地步的,但是一旦确定了这份工作就是契合本心的,就要不惜一切资源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然,对管理者来说,也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手下的年轻人积极的工作,而不是被动的上班呢?除了物质上的激励以外,更多的还要抓住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平台,鼓励他们去实现自我,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建科方言就说到这里。

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话题及文稿,一起来讲建科方言,说说我们的所思、所想、以及我们建科人自己的故事。

文/院办 刘文  音/岩土所 张方

 


想了解更多?

敬请关注——魅力建科院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yunzz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