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期满述职报告
——徐创霞
2015-2018年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完成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院党委和行政的各项政策与文件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年轻人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抓紧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时刻提醒自己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虚心向院优秀同志和老同志学习。
二、加强对外经营
与中海地产、万科地产、万达地产、恒大地产、龙湖地产、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五局、中冶建工、中交二航局、中交四航局等知名开发商和建筑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成都天投、成都兴城、成都高投、成都城投、成都空港、成都经开区建发、成都经开区国投公司、成华区国投公司、成都生物城投资公司等平台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检测合同。积极入驻天府新区,完善天府新区实验室建设和认证工作,大力拓展天府新区检测业务,承揽了天府新区博览城、创新中心、科分院、地铁11号线等大型项目;与广元、广安等地的合作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继续加强与万科、中海等地产公司的合作,与万科公司签订了2017-2018年度环境和材料战略合作协议,并拓展了重庆万科检测业务。积极参与天府机场投标,组织工材所配合检测中心参与天府机场投标,并中标天府国际机场工作区检测标段。
三、积极开拓新业务、加强能力建设
工程材料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开展环境监测、防雷检测、装饰装修检测、市政道路检测及环保竣工验收等业务; 2015-2018年工程材料研究所通过扩项新增检测参数达600多个,使得检测中心的能力参数达1900多项。参加了多项能力验证,通过率良好。
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截止2018年7月,完成四川省科技厅项目《高效多功能室内空气净化材料与集成应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并通过科技厅验收。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计10项,其中,建设部课题2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成都市科技局课题2项,四川省土木学会课题1项,华西集团课题2项,自立课题1项,与企业的横向课题1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已完成实验室合成和6300L调试,产品性能优异。《石墨烯增强聚乙烯醇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新型高效室内空气治理技术研究》、《功能一体化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脱硫灰与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及其产品研发》等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泸州地区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已立项开展前期工作。
五、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5年-2018完成年产值逾3000万元。
六、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人才
截止2018年7月,工材所人员总数为34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8人。
七、加强专业学习和管理学习
专业学习方面,认真学习国家相关规范,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和讨论,参与工程实践,结合工程实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管理学习方面,虚心向院、所领导和老同志学习,在院、所领导的帮助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努力提高自己。同时,也不断和外界管理层面讨论和学习,对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和科研成果转化经验,受益匪浅。
不足之处:本人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够,对市场的把握还不足,业务知识的学习不足,管理能力还亟待进一步提高;所里常规检测业务单价低、劳动性密集,几乎处于无利润状态;利润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技术业务不足;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缺少关键技术、资金、场地、设备等;经营及市场扩展工作仍有一定的限制;各个层级的人员还不能完全满足现行工作的开展;缺乏能进行新型业务开发的高端技术人才;员工收入仍需进一步提高;科研和生产的矛盾突出,不能二者兼顾,还需进一步完善。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任职期满述职报告
¾¾¾凌程建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单位和集体。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了十八大、十九大的系列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指引了国家今后继往开来、发展前进的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次大会的主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时与自身工作学习相结合,真抓实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执行单位的文件规定和领导决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好本部门各项管理及专业技术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均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真诚待人、坦诚做事,获得同事和客户们的一致好评。自2015年任职结构抗震所所长的任期内,在单位的年终考核中,每年的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二、做好部门带头人,做好本职工作
我在工作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带领全所员工努力做好经营发展、科研课题、业务和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工作。
1.经营工作方面
我于2015年6月至今,担任结构抗震研究所所长职务。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下,如何保持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是各个一线生产部门一直面临的难题。这三年里,各项经营发展工作均遇到了较大困难,一是所里主要从事的检测鉴定业务下降明显;二是招投标项目增多,程序繁琐,低价中标的形式使得我所投标工作困难;三是私人检测鉴定公司大量的低价抢占市场,尤其对达州分中心的检测业务有较大影响。
但是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和抗震所的同事们迎难而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在任所长的三年任期内,共签订各类技术服务合同约6000万元,完成到账产值约5500万元,每年均完成了当年的产值任务指标,并逐年稳定增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单位创造了优质的效益,为员工挣取了良好的待遇。
一是继续扩大和深化了传统技术业务,二是围绕传统业务延伸和开展了其他相关业务,扩大了影响力;三是经过多年优质的工作服务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客户们的信任以及业务的回报;四是努力办好行业协会,扩大业内影响力,同时也带来了部分业务。
2、生产及科研工作方面
在我的带头和管理要求下,建立和健全了较完善的生产安全责任管理体系,结合院生产安全要求出台了所内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并印发到各相关人员。所里在定期召开例会的同时,也定期召开技术讨论交流会,让技术人员畅所欲言,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技术水平。生产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院里相关管理规定,任期内完成技术鉴定、设计项目数百数,检测项目数千项,无任何安全事故和质量投诉纠纷,通过为客户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技术服务,证实了任职研究所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获得客户广泛好评。
在三年任职期内,我组织和参与了如地铁5号线沿线房屋鉴定及仿真分析、元华路神仙树高架桥检测鉴定、贝宁国家体育中心检测鉴定等多个重大项目,圆满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
同时在任职期内,我组织所内申报和完成了十余项科研课题,并且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四川省建筑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编制,现已颁布实行;同时还参加了多项国家、行业、及厅级课题,如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修编、行业标准《非烧结砖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编制等。
8.8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和院各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我及时组织安排了所内的抗震救灾工作队,在抗震救灾、应急鉴定、灾后重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救灾的有力作用。在后来的恢复重建工作中,我带领所内技术人员多次赶赴地震灾区现场,为灾区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团队建设、努力创新发展
任职期间,我坚持所例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吸收好的想法和好的意见,注重管理,激发工作意志,调动工作热情。在定期召开的例会上,我还会组织员工对部门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召开所内技术讨论会,征集目前急需讨论和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技术讨论会上,大家进行讨论研究。
我还积极组织全体员工及时传达和学习国家、省及院的相关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积极协助配合院党委和党支部的工作,协助党员同志参与党支部的学习、活动,督促所内的党员同志及时完成党委及支部交待的任务;积极协助院工会和支会工作,配合工会组织的活动;也主动关心所内同志们的工作生活状况,让员工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具体工作中,努力为员工搭建平台,思考创新和发展的方向,提升工作的热情和动力,让员工的工作和效率得到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在做好传统的技术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也组织员工努力突破创新。在院领导的支持与协调下,我院与上海材料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所将与上海减隔震技术中心合作成立减隔震试验室,试验室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国内西部地区唯一的第三方减隔震试验室,将大幅地提升我院在国内的建筑抗震领域的影响力,并能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转化。
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各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在同事们的协助下,我在任期内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但个人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工作时管理沟通过于急躁不够耐心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一如既往地在院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争取将所里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抗震所在技术上、在业务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请领导予以审议,批评指正。谢谢!
任职期满述职报告
——汪锦林
2015年-2018年三年任职期间,本人所在的综合结构研究所基本完成院里下达的生产经营、科研任务。由于市场和人员的变化,本人在结构所的工作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现将三年任职期内的个人在各方面的情况作简要总结:
思想方面:
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以在其位谋其政为自己的基本行事准则,如果条件允许争取做到谋好政。在三年任职期间,综合结构所经历了老所长退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人员的流失,造成了自身工作压力增大,产生了消极情绪,目前思想上还在调整之中。
工作方面:
任职期间内,积极学习兄弟科室的管理经验,尝试改变结构所完全项目负责制的传统,希望能通过内部统筹协调好科室业务转型、课题研究等与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但通过几个月的尝试,发现过左或过右的方式都存在问题,还是需要统筹和激励并重。
在经营工作,在这个任职期内,我所基本完成了院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但经营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总体上业务量下降趋势明显,项目总数与2015年度同期比下降约40%,说明经营工作的深度有了提高(深耕效果明显,单个项目规模上去了),但广度上出现了明显的问题,需要总结研究,在后续的工作中期待能有所改善。
在行政管理方面,以院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鼓励员工不断完善提高自我能力。本人积极参加院安排了大量的管理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按院的统一部署,结构所抽调技术人员组建了新的科室,对结构所本身的技术力量以及生产压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我相信,通过新鲜血液的引进和对现有人员的培养,1~2年之后结构所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个能完美解决工程问题的优秀团队。
工作中的压力、难处没有必要多提,本人将与本所同仁大家一起努力,期待能在未来能为结构所的经营工作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新的业务领域的开拓方面、科研创新方面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