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所
一、继续加强常规地基基础鉴定及检测业务,着力提高检测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努力控制生产成本。加强与成都市场特别是周边城市市场的合作。
二、在加强常规地基基础业务的基础上,着力开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业务及地下空间业务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目前在所的项目业务上比较弱,设备短缺,年产值较小,但通过市场的考察,结合各大勘察设计院产值情况,我所的该业务板块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010年,争取在勘察设计业务上有重大突破,争取产值达到200万以上;地下空间业务主要集中在基坑支护咨询业务上,2011年争取在基坑工程监测业务上拓展,我院因缺少资质上的支撑,一直没开展基坑及建筑物变形监测方面的业务,资质上的政策需要落实,目前四川地区基坑监测实行的由乙级以上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故今年我所需配合院经营发展部将我院的测量资质升级为乙级。
三、开拓新的业务,积极涉足新建建筑岩土工程施工,我所目前岩土施工业务集中在很少量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在2011年,地基所不但要做既有建筑的岩土工程加固施工,而且要做新建建筑岩土工程施工。积极拓展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争取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岩土工程施工队伍。
四、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定期参加省内外的业务学习,加强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协会,扩大知名度。
五、加强与院经营部合作,努力将院勘察资质从乙级升为甲级。
六、加强人才引进,2011年准备引进1-2名岩土工程研究生。
七、开展科研研究,完成已批准立项课题《预应力管桩水平承载力及抗震性能研究》所要求的内容。准备立项一个地方规程的编制。
八、产值方面,争取在2011年产值比2010年增长15%。
预应力所
1、进一步加强业务面的拓展,在加强老业务关系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稳定的业务来源,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现场检测业务。
2、 在09 年10年平均产值的基础上增加12%,并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3、对人员进一步培养,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
4、集中精力对电渣压力焊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并重点在对其无损检测方式进行相应试验研究,希望能成为业务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工测所
为保证我部门在2011年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断发展,现结合目前工程检测鉴定市场的实际情况制订我部门2011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2008年以来,我部门的业务增长主要源于“
2、保证和巩固我部门在钢筋和金属原材、幕墙、建筑机械、建筑机具、钢结构、无损探伤及加固材料等各项常规检测业务的开展。
3、在桥梁检测方面继续努力开拓市场,力争桥梁检测业务量有显著发展。
4、利用新购置的100吨大型试验机扩展本部门金属力学性能检测的业务范围并满足基本材料性能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的要求。
5、大力推广幕墙三性现场检测技术,以配合《既有玻璃幕墙安全使用性能检测鉴定技术规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6、加大投入以提高结构长期应力观测的技术能力。
7、进一步加强本部门的经营及质量安全管理。
节能所
一、总体思路
n 夯实基础、拓展业务、保增长
n 创造条件,抓产品,力争取得突破
n 任务分解,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2011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在全面总结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有两条具体措施:
n 定计划、定阶段目标,抓落实
n 目标细化,措施到位
二、产值目标
2011年产值目标:1300万,比2010年增幅12%,产值目标具体分解如下:
责任人 |
2011年产值目标 (万元) |
2010年产值 (万元) |
主要业务 |
徐斌斌 |
350 |
341 |
暖通空调 |
余恒鹏 |
230 |
217 |
系统检测、能耗、鉴定 |
冯玉秋 |
250 |
240 |
门窗、现场检测 |
张剑峰 |
400 |
378 |
实验室检测 |
罗霄/杨后发 |
70 |
68 |
软件 |
合计 |
1300 |
|
|
三、工作重点
1、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保增长
2011年形势更加严峻,竞争更加激烈,首要任务是保增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确保增长:
(1)对已开展的传统项目,要力争稳住,做到精益求精,如耐候、常规材料检测等
(2)对新开展的业务,继续挖掘潜力,努力实现增长,这些项目包括:
Ø 风机盘管检测
Ø 门窗三性检测
Ø 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投射比检测
Ø 绿色建筑咨询
Ø 能效标识
Ø 能耗监测
Ø 门窗标识
(3)2011年要力争开拓以下新业务
Ø 健全门窗参数,开拓型材、玻璃的检测
Ø 开拓红外测缺技术服务,开拓建筑声学检测业务
2、抓产品、力争取得突破
节能所目前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4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经费 |
完成情况 |
1 |
保温干混砂浆的生产及应用 |
50万 |
基本完成 |
2 |
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生产及应用 |
70万 |
基本完成 |
3 |
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的生产及应用 |
50万 |
未启动 |
4 |
建筑节能门窗生产及应用 |
120万 |
未启动 |
2011年要投入大量精力启动以下2个项目:
Ø 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的生产及应用(项目负责人:徐斌斌)
Ø 建筑节能门窗生产及应用(项目负责人:余恒鹏)
生产地点:院中试基地
2011年目标:完成2个项目生产线的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3、完善节能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
2011年要进一步完善节能中心空调系统、监测系统,完成围护结构及外观的改造。2011年要完成节能中心从内部到外观的二次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内部结构,建立门牌标语,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4、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良好的制度是节能所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的必要条件,发展中的节能所必须配以相应健全的制度,2011年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奖金分配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作息休假制度等。
5、科研及开发工作
要两手都要抓,一手抓业务,一手抓科研
要协调处理好科研和业务的关系,业务是短期行为,科研是长期行为,科研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
2011年的科研工作重点:
Ø 继续按计划作好现有开展的科研工作;
重点抓好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课题,抓好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力争取得突破
工材所
1. 保障室内检测这一块能够正常运行,防止出现工作质量事故和人员设备的安全事故。
2. 保障工程现场的检测鉴定工作,避免发生人员、设备的安全事故及工作质量事故。
3. 根据规范、标准的变化,关注参数及检测设备的变化,该参加的手段及时增加。
4. 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避免被投诉。
分析工材所的现状和条件,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我们认为随着这几年的产值从40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乃至700多万元的递增利润从100多万元、200多万元乃至现在的300多万元,年产值800万元,是一个坎。如何走?如何迈过这个坎,如何让工材所有一个质的提升,怎么走?产品是其中的出路,也是一条形势所逼,现在是必走之路。我们不妨从小做起,从简单做起,筛选出一至二个产品,拿出小试样品,提出生产工艺和设备,尽快的进入市场,同时也可与高等院校合作寻求更好,对路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从百万、千万利益的蝶变。
总之,产品之路,才是工材所的发展之路,才是建科院的发展之路,只有认清这个方向,达成共识,才能使工材所有质的改变,在这寻求变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目前急需产品小试实验室,请院领导给予及时的解决。
结构所
鉴定工作传统上是我所的主要的业务项目,但从外部环境看,严格意义上的建筑工程事故鉴定及所谓“办产权” 项目市场不会增大,且受到越来越大的“杀价”竞争。我所应加强检测手段及水平,扩大业务范围及来源,方可继续维持和发展。
根据我所的具体状况及外部环境条件,我所2011年度拟完成收入产值较2010年度增长12%,即总收入为700万元。主要设想为鉴定收入尽量维持不下降,增长部分主要靠结构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结构加固设计等方面完成。
根据我所的主要的业务工作,现人员构成仍不合理,继续培养锻炼年青技术力量,尽快完成“新老交替”,是目前维持生存,今后求发展的工作出路。
2011年度,我所将完成科研课题“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并争取开展新的科研课题。
软件中心
2011年软件研发中心围绕我院的年度工作目标,结合本部门的业务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规范管理的工作,把质量效益作为工作核心,努力完成院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争取略有增长。主要工作如下:
一、 加快科研项目的研发进程,力争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1、 立足软件开发,利用好品牌效应,面向省内建筑企业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应用软件。
2、 二季度提前准备资料和进行软件测评工作,上半年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课题的验收鉴定工作。
3、 通过试点应用,收集修改意见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监管版的查询汇总统计等管理功能。
4、 在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的前提下,在原有质量验收资料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项目版系统新增几项实用功能,用以提升软件系统的品质,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今后的推广打好基础。
5、 下半年与省质监站取得紧密联系,大力做好软件系统的应用维护和试点推广工作,力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希望通过该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完善及产品合法化,促使本部门业务进入良性循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 通过软件系统设计并结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模式的转变,达到制约软件盗版严重的问题。
二、 配合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1、 三季度配合院科研技术部完成院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验收工作。
2、 继续承担完成了院网络及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工作。
3、 为了配合我院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院机房及核心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4、 二季度接受院相关部门委托将对院内部新闻网站和四川建科院外部网站进行更新维护工作。
三、 以规范管理为依托,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
1、 强调工作效率、服务意识,积极树立软件品牌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今后软件系统的全面推广维护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2、 逐步建立完善工作流程,形成统一、规范的测试及客户服务方式。
存在问题:
缺乏熟练地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制约了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需要解决软件系统大规模推广应用在用户量大的情况下的响应速度问题,以及当网络出现故障以后,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运行成效的问题。
设计二所
1、在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引下,完善设计流程的控制工作,加强设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使设计工作按计划、按流程自觉的、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使责任能落实到人,并根据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收入分配,做好“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记录”。
2、由于设计市场人员严重缺乏,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而我院现有设计所状况又无明显优势和吸引力,特别是建筑专业人员不能顺利引进,外面市场很多都是实行保底工资加提成或年薪制加年终奖金,而我院的工资太低,年初面试了几个人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能来,这与院里在人才引进上的要求相差较远。希望院里能对综合设计所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分配比例上有合理的调整。
3、由于目前设计人员缺乏,我们常常要借用社会人才以个人的名义帮助我们完成一些专业的设计任务,有的是项目前期的工作,由于项目没有实施也无法通过外协的程序解决,还有的是工种配套不全,此部分的费用开支方式目前院里的财务制度解决起来有困难,希望院里能根据实际情况有专门的方式解决。
4、在设计分包的税收管理方面,请院财务部门对《关于勘察设计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45号》文件的执行细则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执行依据,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5、四川几个县市实行专门账户管理进行网上招标文件购买,需要单位单独开立账户,请院财务部尽快落实帮助解决。
6、在目前设计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自己引进人才再慢慢培养是一个较漫长的时间,还是希望能继续与较好的设计团队合作完成设计前期的工作,也对自己的团队有个带动作用。
7、集团由于申请特级资质,会有自己的甲级设计资质,可能将来承接集团内部的设计项目有较大的困难,我们的项目来源又少了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寻求新的业务板块,还是希望只有结合院里的“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与节能所配合,希望能在“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借助院的节能品牌,开拓市场。
8、关于设计所科研基金的使用,目前已没有科研基金的概念,在收入中提取的5%是作为修购基金在使用,由于设计的特殊性,没有大型设备的采购,需要的设备就是电脑和软件及更新费用,在目前人员收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建议取消修购基金的提取,如确需购置电脑等设备,在收入成本中开支。
9、在与所内各专业负责人讨论2011年各方面工作及发展、分配等问题后,大家一直认为需要再次向院里提交一份关于调整分配比例的报告,希望在目前起步阶段及人员配备欠缺的情况下,为了稳定现有设计队伍并利于引进人才,提高设计人员的基本收入,不要与市场形成差距太大,请院领导能结合市场状况给予设计所合宜的分配政策,以利于设计业务版块的发展。具体分配建议如下:
设计所年产值 (万元) |
≤500万 |
超出500部分~≤1000万部分 |
>超出1000万部分 |
结余分配比例 ( 院: 所) |
3:7 |
3.5:6.5 |
4:6 |
设计一所
2011年工作安排
1、完成本年度尚未完成的设计项目“成都市国际商贸城消防站建设项目”及“暑袜街商住楼加层设计”的设计工作及2010年已完设计项目的后期服务工作。
2、继续积极开拓综合建筑设计市场,加大参与综合设计招投标力度,投入人力物力介入有方案设计的设计投标工作。目前正在参与3个项目的设计投标工作,其中有2个项目是需要方案设计,这既可以锻练设计队伍,又可积累实际经验。
3、人才引进方面落实2010年提出的4个设计工作人才的引进工作,主动出击,到大学校园去挖掘建筑方案设计人才。
4、已经拟定了适合以综合性建筑设计为主的管理制度及发展方案,并已上报到院领导,积极配合院领导完善该制度。
面临的困难
在2010年工作来看,我所的工种配备不齐,建筑方案设计力量太弱,曾经一度造成工作完成的困难,特别是香港援建项目。我们的常规空调、洁静空调、电器专业(包括强、弱电)工种缺少,只有外聘,造成费用的增加和工作开展的困难,且建筑方案设计又缺乏有灵气的设计人员,同时我们开展的引进人才工作又一度受阻,使这个矛盾更为突出,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设计发展建议
1、我院的勘察资质应该升入甲级,因为根据09年、10年两年的招投标经验,一些大型的设计招标项目,均要求设计具备双甲资质,即建筑甲级,勘察甲级。我院的勘察乙级基本具备升甲条件,应该将此列入2011年的年度计划,将对我们的设计准入并参与竞争提供有利条件,并且还可保证院的收入会相应的增加。因为我所今年参加的雅安两个项目的勘察跟蜀西公司联合体,帮他们挣了230万元,连文墨纸张都是我们出的,他们无任何的成本。
2、从完善综合设计院的构架来说,应该增设院总(或副)建筑师、院总(或副)设备工程师(水、电)。
结构抗震研究
根据院领导创立一流的科研院所,建立千万大所的精神,以及院的十二五规划相关要求,我所认真总结,详细规划,提出2011年工作计划如下。
1、人才引进和培养
通过公开招聘和院的相关用人程序考核,我所2011年确定引进两位专业技术人员,均为985院校应届硕士生,一人为结构抗震专业,一人为城市抗震规划专业。另视业务发展情况,拟引进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性人才1-2名,尤其是市政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材,以硕士生为主。
以每月例会的机会,加强对新进人员的能力培养,每个新进人员均设置业务和技术能力熟练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帮带,争取尽快成长起来。
2、业务工作及新业务拓展
1)断续加强传统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业务
巩固现有业务关系,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关系。抽调专人对大单位、大企业以及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力争稳定原有市场,并进入新的市场,每一个市场都要建设成为有业务稳定来源的根据地。
2)开展部分结构检测工作
结构检测工作量大面广,虽然收费较低,但接触的人员多,也会带来部分的其他业务。拟购置部分检测设备,开展结构改造、抗震加固、消能耗能抗震技术等方面的检测工作。
3)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
已引进了相关技术人员。拟在上半年内,尽快与建设厅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将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落在实处。积极与各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进行联系,不错过业务机会,力争在今年开展一至两个项目。
4)开展建筑健康监测工作
目前建筑的健康监测工作,尤其是智能健康监测,已逐渐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的重视,国内已建设大量的异形结构、超高层建筑,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健康监测体系。国内的研究还较少,应积极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并争取与建设主管部门协调,开展新的业务。在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大宣传,争取政府支持,并将原有的动力特性测试工作融合其中。
5)开展市政工程的检测鉴定工作
我所近两年已开展了部分市政工程的检测鉴定工作,涉及到市政管线、市政桥梁等。这方面业务量大,且多数鉴定机构无法竞争,应下功夫在市政工程上找至突破口。大力拓展这方面的业务。
6)与其他兄弟院所配合开展部分新的业务
与各兄弟院加强联系,寻找合作机会,如冶金、公路、铁道等行业的相关检测、鉴定,及需地方检测单位配合的相关业务。
与院内各兄弟所室加强联系,采取多工种合作配合,做一些相关的配合检测、鉴定、加固设计等工作。
3、科研工作
1)继续开展原有科研课题的相关试验、分析等相关工作,确保现有课题顺利评审通过。
2)申报二至三项自立课题,并争取应用于业务发展及市场推广上。初步定为:新的城市抗震规划编制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
4、存在的问题
1)虽然说我所产值已两年上千万,但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业务不稳定、产业构造单一不合理,是目前阻碍发展最大的问题。
2)新的业务拓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高层建筑的健康监测工作均需要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才行,另一方面我所内部也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
3)受资质影响及经营灵活性的影响,某些市场无法进入,或者难度很大。目前检测鉴定市场已基本上市场化,比价、恶性竞争或是商业运作的成份越来越重,部分传统市场在失去,部分市场也需要稳定。另外近几年热门行业的相关检测鉴定无法进入,如交通及铁道的桥梁、遂道的检测鉴定,水坝、矿山、电力、冶金等等行业,大量的业务无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