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让科研成果变“硕果” 建科院“四川工匠成果转化工作室”正式揭牌

[日期:2018-09-05] 来源:党工部  作者:袁泳 [字体: ]

从科研成果到市场产品的距离有多远?一间工作室将给出答案。9月4日,建科院“四川工匠成果转化工作室”正式揭牌,这间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建科院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而我院作为华西集团的企业技术中心,在当前全国“一条龙”成果转化的痛点时期,该工作室的成立,更是为集团高速发展成套高端建筑技术增添了新的动能。

建科院院长王德华、党委书记邓胜权、纪委书记张扬、总工程师吴体以及生产部、经营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揭牌仪式。院领导肯定了该工作室成立的非凡意义,指导工作室要加强创新、面向市场、聚焦主业、避免同质、做强品牌、严控流程、防范风险,勉励工作室同志要“既当好科学家,又当好企业家”,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介绍,“四川工匠成果转化工作室”将作为建科院拟建科技中心的首个孵化试点,工作室在延续结构检测鉴定业务的基础上,主要集中精力从事地下工程抗浮抗渗成套技术的成果转化工作。该工作室由获得了四川省首届“四川工匠”殊荣的熊柱红同志领衔担纲,她是建科院高级工程师,同时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曾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应用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经济效益,是检验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标准。根据战略目标,“四川工匠成果转化工作室”将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实现转化总年产值约3000万,其中技术服务及产品产值500万,且逐年增长。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 “一条龙”转化的瓶颈,该工作室已决心满满。工作室负责人熊柱红同志说,有信心,也充满希望,能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行。

 

 

 

 

 

 

 

(图/文 袁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袁泳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