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我院2010年抗击自然灾害的部分工作总结

[日期:2011-03-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我院承担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下达的多项抗击自然灾害工作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科学有序救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根据上级有关领导要求,对我院2010年开展的抗击自然灾害的部分工作总结如下:

一、清平及映秀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的房屋安全性评估

2010813日晚,汶川映秀、绵竹清平等省内部分地震极重灾区遭受到强降雨及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该地区人民群众在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创痛后,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的指导灾区抗击此次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下,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令,我院抽调结构检测鉴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组,在高永昭院长和吴体总工程师的带领下赶赴现场指导并参与8.13”强降雨及特大泥石流灾害对居民房屋的主体结构安全性影响的评估工作。

对于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的房屋,目前为止没有标准可以作为依据或参考。我院作为本次抗击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专家组长单位,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于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的房屋在评估时的检查重点和评估方法,承担了其中工作条件较为艰苦的受灾区域的具体评估工作,同时还对绵阳、德阳等地市的评估工作进行了技术指导。我院承担的需具体进行评估的房屋场地分散,现场阴雨不断,山险路滑,但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及时效性,工作组成员不避风雨、不避道路难行、起早摸黑,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需评估房屋进行了逐户(栋)检查并编写出评估报告,为及时准确的掌握灾区房屋的受灾情况、指导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贡献。

二、玉树抗震救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司 “关于商请派出震后受损房屋安全鉴定评估专家指导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有关工作的函”(建质抗函[2010]31号),按照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的安排,成立了以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吴体为组长的指导小组,带着四川汶川地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评估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政策,于201057日赴玉树地震灾区交流、指导和帮助灾区震损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在玉树工作期间,指导小组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内容:

    1、为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带去包括《震后房屋建筑鉴定与加固政策措施研究》(送审稿)在内的四川省抗震救灾的相关资料

    2、向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现场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介绍了汶川地震后,建筑物鉴定、加固、拆除的相关做法及经验。将灾后建筑鉴定的工作思路调整为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建筑规模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深度的工作,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3、建筑震害调研工作

专家指导小组到达现场后,对受灾最严重的结古镇的房屋震害情况进行了现场实地调研,并与现场具体从事鉴定工作的青海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土木工程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会商。

    4、结合玉树建筑物震害实际,明确鉴定工作思路

在现场震害调研工作基础上,对前期已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调查和会商,结合鉴定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受到季节限制从而导致允许鉴定工作时间有限等具体情况,明确了本次所做鉴定工作的深度仍为应急鉴定工作,同时,对于部分房屋的鉴定工作,其深度可适当加深,以使鉴定所下结论应便于后续的拆除或加固工作的开展。

    5、对于保护性建筑的鉴定提出指导意见

本次地震灾区为民族地区、存在较多寺庙,且部分寺庙建筑有较为悠久的历史。针对这一具体情况,专家指导小组对于保护性建筑的鉴定依据、鉴定方法等提出了建议意见,尤其强调了对于历史建筑、文物建筑进行鉴定加固时应注意的问题。

    6、介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

向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以及重建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如农村重建工作中,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可能碰到的问题,重建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问题等。

三、石渠灾后重建

    受4.14玉树地震及其余震影响,石渠县境内约5万多平方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配合石渠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黄彦蓉副省长和田文副厅长的指示,受四川省建设厅及华西集团委派,我院结构抗震研究所共派出技术人员11人次先后两次奔赴石渠进行受灾房屋的检测鉴定工作。本次鉴定对受灾房屋的震害损伤进行了评级,并找出了受灾房屋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受灾房屋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石渠灾后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以抗震所所长凌程建同志为项目组长,由凌程建、解振涛、汪建兵、鲍杰4名同志组成项目组,为了给灾后重建工作争取时间,由项目组成员驱车赶往石渠,项目组星夜兼程,到达石渠县后,项目组随即开展工作,在承受强烈高原反应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困难、坚持工作,完成了真达乡域内真达村、紫夫村共计20户农房的检测鉴定工作。项目组在结束对石渠县城受损房屋进行初步勘查后启程返回成都。

随后,以抗震所主任工程师肖承波同志为项目组长,由肖承波、解振涛、李德超、甘立刚、汪建兵、蒋智勇、鲍杰7名同志组成的第二批工作组经玉树赶赴石渠县开展受灾房屋的检测鉴定工作。项目组对县城内部分事业单位的办公、住宿楼进行检测、鉴定工作。期间,由于受越来越明显的高原反应及轻微感冒的影响,大家均出现晚上通宵睡不着觉、白天吃不下饭的状况,但为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工作组成员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为完成目标共同努力奋斗。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为安全起见,工作组组长肖承波组织大家在当地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了简单体检,为部分同志进行了输液治疗。经工作组成员共同努力,最终按预期顺利完成了县城74幢房屋(建筑面积约33000m2)及真达乡域内4户农房的现场检查及检测工作。   

四、部分照片

1、抗击山洪、泥石流灾害

 

 

 

 

2、玉树抗震救灾

   

   

3、石渠灾后重建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技术部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dc1314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