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我院研究所的部分负责人和院管理人员一行9人,在王德华副院长的带领下于
一、三院基本概况
三个院都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2年,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但事业经费减拨到位。科研范围覆盖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防水、建筑物理、建筑风工程、建筑节能和建筑物诊治等专业领域。院下设地基基础研究所、建筑结构研究所(含路桥研究室)、建筑材料研究所、建筑物理所、建筑设备所、建筑物诊治研究所、水利工程研究所等七个专业研究所,和广东建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四个下属企业:建筑设计院,建设监理公司,建筑工程技术开发公司,防水防腐材料开发公司。依托院设立的科研机构有:广东省亚热带建筑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岩土工程硕士点。现有职工近4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中高级技术人员100余人(教授级高工6人,高工35人),硕士48人,博士5人,在站博士后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近年来,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专利权3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近30项。2005年产值达1.6亿元,2006年产值达到2亿元,拥有占地30亩的研发及检测试验基地。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主要承担着广州地区重点建设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仲裁、技术认证、信息交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有3个二级独立法人单位和16个业务部门。是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研究开发的主要依托单位和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龙头单位,同时又是广东省广州建筑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核心单位。拥有一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82年。深圳市属科研事业单位,其前身为深圳市建筑科学中心。业务涉及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理、特种施工和科研咨询等多个方面。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使用总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甲级设计资质,擅长:教育建筑、医疗保健、居住建筑、绿色建筑等专题设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幕墙、门窗三性检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岩土工程检测、建筑节能检测、空气质量和材料污染物检测等。具有信息化工程监理资质、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建筑物纠偏、结构加固补强)资质。其科研咨询服务包括: A级住宅性能的技术认定服务;绿色建筑认定服务;节能建筑认定服务;建筑自然通风CFD模拟,建筑日照模拟、建筑节能设计咨询服务;住宅产业化专题研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题研究,建筑材料科研咨询服务。拥有“深圳市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员工100多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2006年产值达6千多万元。2007年计划产值达8千多万元。正在修建具有绿色建筑性质的研发大楼,计划将其打造成“深圳建筑科技的集成中心”、“深圳建筑展示窗口”。具有独特的组织构架,和强烈的现代企业文化。
二、三院发展的主要特点
1、讲求综合实力,通过特色业务带动整体发展。
三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自然享有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如,基础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规模庞大,检测鉴定的总量大;经济发达,业务收费高等。但是,三院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坚持走综合发展的路子。他们认为,建筑科研院应当成为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最具综合实力的机构,建筑技术领域的东西都可以纳入发展的范畴,只要建筑工程领域需求的技术都可以去开展。三院都取得了多种专业资质,业务广泛涉及建设工程领域各个方面,都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鉴定、建筑设计、监理、特种施工和科研咨询等业务。同时,三院也强调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特色业务,形成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业务发展。
广东省建研院以房屋诊治改造为主线,带动检测工作和房屋改造加固施工工作的开展。他们设立“建筑结构研究所”,并有了专门的“建筑物诊治研究所”。同时,积极开展自有特色的检测业务。如,风洞实验和智能建筑检测。拥有国内第一座大型建筑风洞,为国内多个知名建筑提供风洞试验。在房屋结构检测基础上拓展了路桥检测(归属于结构研究所路桥研究室)。
广州市建研院以检测为龙头,积极开展营销工作,充分占领广州市场。广州大学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内环路及放射线工程等大型重点项目的结构、基础、幕墙及材料检测几乎都是由该院承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无损检测、预应力技术也是该院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注重新业务开展,如桩基托换施工技术;地下空间利用新技术研究等。
深圳市建研院嫡属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在建筑设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院注重扬长避短,定位为“设计中有科技,科技中突出设计特色”。因此该院以建筑设计为载体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成果,同时,由于设计作品包含更多新元素,科技含量增高,从而又赢得了建筑设计市场。两者相得益彰。最突出的就是为设计作品提供建筑节能咨询,如,对设计小区进行建筑环境噪声和自然通风分析评价。深圳市院把发展成综合性建筑技术咨询机构确定为目标,他们很好的利用了咨询资质,在项目前期为客户提供“咨询报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6年建筑节能方面咨询收入约3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咨询收入达到100多万元。该院及时抓住了节能研究这一新领域,脱颖而出。不但建成了“深圳市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还设立了“深圳市节能检测评价中心”目光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的节能。该院着手修建的研发大楼更具“绿色建筑”的特性。
2、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三院对此非常重视,从不同的侧面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1)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广东省建研院多次选派中层管理人员前往清华大学集中学习,每次长达3个月时间,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广东省建研院、广州市建研院均与高校合作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都设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社会培养了高学历人才,为企业锻就了高层次人才;既提升了社会影响力,更造就了企业学习进取的良好风气。
2)大力倡导创新进取精神。广东省建研院对申请课题成功的,按10%课题经费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给予5~50万元的奖励。广州市建研院针对管理工作出成果的员工也给予奖励。深圳市建研院开展“月星”评选活动,每月对有创新的员工进行评选,给予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热情。
3)重视规范标准的编制和专利技术申请。他们奉行“一流的企业编规范”的思想。认为企业要走在同行的前面,应当积极参与规范、标准制订,从掌控市场的高度形成竞争力。广东省建研院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近30项。包括:行标《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范》、国标《住宅节能设计规范》等等。广州市建研院近几年更成为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编写单位,尤其在建筑地基基础方面的规范、规程。而深圳市建研院重点在建筑节能方面积极参与地方规范标准的编制。此外,广东省院和广州市院均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
4)培养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三院都具有引以为荣,值得骄傲的技术:广东省院的风洞实验检测,广州市院的幕墙检测和无损检测技术,深圳市院的绿色建筑技术都各具特色,引人注目。
3、重视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好的制度能够让企业发展三五年,而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上百年。在考察中,明显的感觉到三院对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非常重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深圳院,且不说同其他两个院一样可以看到的企业成就展示和优秀员工表彰,也不细说办公区内醒目的“讯息互动”、“活动风采”栏目,仅仅在双方交流的会场中就可以从许多细节体会到该院讲求“职业化和人性化结合”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开会中任何员工的手机铃声响一次会被罚款200元。办公室、会议室、洗手间吸烟是被禁止的,违犯将罚款200元。同时,院为员工提供专门吸烟区,提供免费咖啡;设有下午茶时间和交流区域;每周的培训不光是专业技术,还包括个人理财,礼仪等;坚持开设“对话空间”,确定谈论主题,员工和院管理层共同参加,互动交流,沟通思想……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推行“职业化与人性化结合”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个员工。深圳院总体规模不大,但是近年发展迅速,而且企业整体焕发出的蓬勃生计和活力,给每一位考察人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4、灵活的用人机制,高效的职能组织机构。
在广东省建研院,员工分为编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比例约1:3,但是都同样会面临每年的考核。年初每个员工都必须确定责任目标。约400多员工每个员工被要求逐一述职,在自我评价基础上接受群众评价。院领导会参与整个员工述职考核。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编制外员工,经过考核后才可能纳入“编制内”。中层管理人员的每次任职期限为2年。
广州市院的员工全部执行劳动合同制,除骨干员工外,一般是执行短期合同,一年一签订。
深圳院则强调员工的流动性,在人力资源部有一项硬指标:每年人员流出率为5%~7%。他们认为有淘汰才能形成竞争,才会对员工有刺激,才会给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三院的职能部门都很精悍。以广东省院为例:其产值规模超2亿元,人员不少于400人,但管理人员仅20多人。部门对外多个称谓,实际综合开展工作,人员配置少,如:财务处3人,生产经营部4人,人力资源和党群部门4人。该院的指导思想是:力求人员配置精干高效,遇到临时项目或需要突击的事件采取外包或临时聘请人员解决。
三、对我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1、我院与三院业务类型基本一致,体制亦基本相同,均属于全民所有制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几乎所有技术面向市场都需要行业资质。因此,我院在条件成熟时应当整合资源,为院各部门、各实体开展业务提供有利资源、资质。力求避免院的发展仅仅依靠院本部资源。
2、充分发挥好我院科技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搭建技术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各具特色,有一定地区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技术专家。
3、完善我院的用人机制,制订一套较为科学的,符合我院特点的人员流动,考核的办法。
次行考察收获丰厚,考察的三个院都具有特色,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功玉。或许有些东西具有地域性,有其成长的土壤,我们不可能“拿来”,然而我们通过考察获得更多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的认识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