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5.12,又是一个令人捶胸顿足的祭日。人们诅咒地震灾害,它是如此猝不及防,顷刻间地动山摇,瞬间让生命陨落、生离死别、家庭破碎、数十万灾民身陷灾难之苦。同时,5.12也是一个值得缅怀和纪念的日子,它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同舟共济。5.12还是自2009年起国家法定的第九个国家减灾日。设立国家减灾日的目的就是顺应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一、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公元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的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灾难悄然降落在四川省汶川县。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仅仅5分钟,美丽的城市化作一片废墟。在这场自然灾害中,六万余同胞罹难,二十多万人受伤,数百万人丧失家园。这一天,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灾情就是命令,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国家机关、各级党委、政府、企业立即行动起来救援灾区。我院预应力所派往彭州银厂沟进行工程检测的三位同志(刘明辉、王强、陈兴刚)被掩埋在垮塌的建筑物的废墟中。接到灾情通知后,院里组织了救援队伍,建科公司派出多名队员参与,不分昼夜奔赴灾区一线。经过两天奋战,终于成功营救出刘明辉同志在内的两名生还者,我院另外两名同志不幸罹难。
5.12汶川地震后,省内大批受地震影响的房屋出现变形和裂缝,需要进行安全鉴定。建科公司成立鉴定小组,从5月16日起对省级机关、省人民银行、省市邮政、省军区、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江油电厂、市国家税务局、市金牛区教育局、都江堰教育局系统等很多单位,众多的建筑物进行了受震害损伤鉴定,有些房屋损坏严重,且有些现场余震不断,可以说鉴定组人员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员工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疲惫不堪,但大家不叫苦、不叫累,任劳任怨,一心为灾区作贡献,使受灾单位及群众放心,鉴定工作历时半年。留守的同志坚守岗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统计,及时上报。其中省军区及江油电厂分别給建科院送来了锦旗,感谢我院的支持和贡献,表彰一线鉴定人员为抗击灾害所做的努力。
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逝者往矣。天崩地裂之后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依然存在。汶川地震被震倒压垮的是建筑物,震不倒压不垮的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众志成城,殚精竭虑,所有的中国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重建被地震摧毁的家园我们责无旁贷。建科院全资子公司-四川省建科工程技术公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之中。我公司积极参与地震相关的加固工程,例如:汶川电信综合楼及生产楼加固工程、都江堰紫坪铺白沙营地办公楼震后修复加固工程、芦山金花大桥维修加固、梓潼县5.12震后受损房屋加固工程、江油电厂输灰管及生活区房屋平移复位工程、锦江大礼堂结构加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楼结构加固等工程。为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典型工程(1)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都江堰白沙营地办公楼震后修复加固工程:
该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白沙镇,紧邻紫坪铺水利枢纽,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受地震作用的影响本建筑物破坏较为严重。建筑物基础地梁及底层周边框架柱普遍严重开裂,楼梯破坏,填充墙倒塌、开裂,严重影响结构性能及使用功能。该加固修复工程的特点是,工期紧,工程量大,工序烦琐,劳动力组织难度很大。
我公司承担结构加固及修复工程施工。根据我们多年类似修复加固工程施工经验,组织了各个专题会对该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进行反复研究和方案论证,使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详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施工中选派了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按照公司“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科学管理、竭诚服务”的服务宗旨组织施工,夜以继日,轮流加班,把优质的工程质量和优秀的服务视为公司的最高经营目标,为总包及业主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紫坪铺公司都江堰白沙营地办公楼震后修复加固工程
典型工程(2):芦山县金花大桥顶推复位加固工程
芦山金花大桥由于受地震的影响其桥梁病害情况,大桥出现梁体横向偏移,墩柱桥台、连系梁损坏,桥台与护坡有相对位移。支座移位、损坏等病害,该桥梁地震后已禁止车辆通行,严重影响当地的交通和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受工程总包单位委托,公司承担了金花大桥顶推复位加固工程,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肩负的重任,整个顶推复位加固工程事关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及政府灾后重建目标任务的完成。金花大桥顶推复位加固工程属于顶推纠偏工程中的大体积、大吨位纠偏施工。我公司在施工中克服困难,加大投入了人力和物力,在施工中严把安全、技术、质量关,施工质量控制采用了全桥同步顶升,运用计算机编程进行顶推复位的精准控制,确保金花大桥顶推复位及加固工程质量,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施工。充分展现了我公司精湛的施工技术水平。
( PLC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示意图)
芦山金花大桥维修加固工程
典型工程(3):锦江大礼堂结构加固工程
建筑面积32000㎡,合同金额1000万,该工程是我公司承接的较大的结构加固工程。
锦江大礼堂结构加固
三、同舟共济迎风前行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十年来,我公司作为国有企业,从未忘记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发展的使命。公司在十年里以科技为先导,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积极开拓、推广、应用结构补强、地基与基础、钢结构、装饰装修、防水、预应力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公司也不断提升资质平台,现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特种工程专业承包不分等级(限建筑物纠偏和平移,结构补强)、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总承包叁级、市政工程总承包叁级等五项专业承包资质,并拥有经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颁发的预应力专项贰级资质(具有承揽各类预应力工程施工的能力)。先后承担完成了各类有影响的省、市重点工程,工程地点辐射全国各地。
四、痛定思痛防灾减灾
汶川特大地震已然过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经历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后的民族想必更需要明白生命的可贵和不能虚度之外,难得可贵的经验教训是如何预防和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和痛苦。我国在很长一定时间内,往往注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忽视风险控制和损失降低;注重损失补偿,忽视防灾防损;实际上,灾中的抢险救灾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并不能显著改善社会面对灾害的脆弱性,风险分散和转移也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从根本上也并未真正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总体经济的损失。与国际上减轻灾害损失的先进国家相比,最大的差别是我国在防灾领域的努力不足:而对于灾害发生的事后救援工作,则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被国际社会标榜为灾害事后救援和灾区社会恢复与重建的楷模。
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防灾减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将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与幸福的宝贵,更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让生命的坚强挺起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让人生的坚韧筑牢抵御灾难的钢铁长城。以此祭奠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灵魂。
供稿:四川省建科工程技术公司
查看5.12十周年系列报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