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在震中坚持,在震后新生 ——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5•12抗震救灾记

[日期:2018-05-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8年对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派出的5位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彭州银厂沟一幢建筑物里进行检测鉴定工作。感觉到地震后,5人尽快找就近的安全出口逃生,但是由于地震来的太突然且强度很大,房屋瞬间倒塌,其中3人被埋,2人跑出了建筑物。

接到人员被困的消息后,建科院火速组织人员前往救援。当派出的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解放军空军某部队救援官兵也赶到了现场,两组人员合在一起迅速展开救援。当时天气阴雨连绵,余震不断,坍塌的建筑又地处山腰,救援人员冒着山体塌方和余震引发再次垮塌的危险,经过两天两夜的不懈努力,被困人员终于被解救出来。救出3人中由于两人伤势较重,不幸遇难,另1人受伤送医。

 

当时正是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业务量迅猛增长的时期,技术人员紧缺。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不同程度受损,亟需工程技术人员前往进行安全评估。我们所在两人遇难、一人受伤的情况下,忍着伤痛,毅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支持救灾及受损房屋评估工作。

地震后医院、学校和电厂等公共服务建筑,是急需经排危评估后继续使用的。抱着一颗定为灾区“排险情、查隐患”的决心,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员工剩余的技术人员,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前提下,一个月内义务完成了数百万平米公共建筑物的排危评估工作。

经历地震至今,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四川获得了新生,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也经历了旧貌换新颜。总结地震后建筑评估的需要,适应市场需求。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业务范围从最初的检测鉴定,扩展了司法鉴定、加固设计、结构测试、健康监测等四大新的业务方向,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球中心钢结构健康监测项目 


 

渝黔铁路遵义东站应力监测


 

地铁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施工质量鉴定


 

国电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调度中心水幕桁架吊装应力监测

在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引进高新人才,自地震后员工10人发展至现在19人,本科以上人员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在老中青技术梯队中,有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6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5人,钢结构探伤类无损检测工程师3人。年产值从地震前的不足300万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万。

 

 

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人员合影 


 

芦山地震清仁乡大同村临时指挥部

 

经过了5.12汶川地震,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学会了感恩。5.12汶川地震之后至今,四川境内又发生了三次较大的自然灾害,他们积极赶赴灾区进行建筑物排险评估工作,而这些都是义务进行。如2011年8月14日,四川映秀发生大型泥石流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灾后重建的建筑物受损,我所先后派出3组人员前往灾区参加房屋安全评估。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我所派出技术人员赶赴灾区进行建筑物评估工作,完成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近300栋建筑的安全性评估。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前后十余人奔赴九寨沟县参与受损房屋评估。

这次地震,让我所同志切身感受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多么的渺小,生命多么的脆弱。固然,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最坚强的!因为生命有着一颗顽强不屈、团结友爱的心。即使是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清晰记得当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喊声响彻云霄。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们的战士们不顾余震不断、道路不通,勇往直前的赶赴灾区救援,社会各界力量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捐款捐物极力支援灾区。

灾难无情、人有情,人间自有真情在。这次地震让千千万中国人的心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大家喊着“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去支援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大爱无疆,中国人有大爱。

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们悼念死去的同胞、同时,感谢忘我救援的人民子弟兵,感谢所有心系灾区、出钱出力的人们。因为有你们,十年后的今天,四川雄起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自5.12汶川地震,我们经历了生死离别,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友爱,更学会了感恩。感恩父母,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把我养育成人。感恩老师,是他们教给我知识,让我们在懂得了自立、自强。感恩周围每一个人,是他们让我们学会砥砺前行。


 

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牛宝


关注建科院5·12十年系列报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杨朋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